随着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作为新能源核心支撑的储能行业正从“野蛮生长”向“理性繁荣”迈进,生态构建与技术创新成为破局破卷的必由之路。近日,国信证券“云走进上市公司”活动在科力远举行,公司总裁潘立贤与国信证券专业型投资顾问梁超、主持人夏山,围绕储能发展趋势与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

目前,136号文正在全国范围内加快落地。反内卷也正从行业自发向政策引导转变。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对此,潘立贤指出,从中长期看,136号文有助于新能源与储能行业健康发展,加快行业从产品导向、技术导向的“旧周期”迈向价值导向、场景导向的“新周期”,有利于独立储能电站快速发展。同时,在“反内卷”政策出台之前,科力远也已经在积极探索行业破局之路。
2024年,科力远牵头成立了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将产学研金服用各领域的产业链优质企业、知名高校与科研院所、金融与人才机构聚合在一起,构建紧密且深度的合作关系与生态体系。通过资源、技术、人才和市场机会共享,联合体搭建四大平台,夯实六大能力,形成了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实现了产品向场景打通,可高效快速地满足市场综合需求。

科力远总裁 潘立贤
潘立贤强调,在市场化趋势下,独立储能电站具有多方面优势。“一方面,它能为电网提供辅助服务,还能向下兼容,为未来获取其他收益创造可能;另一方面,电站具有一定稀缺性,将成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底座。”目前,联合体6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已成功并网运行,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等省市的储能项目也在顺利推进中,10GWh储能系统生产基地实现了首期2GWh产线投产。
更为重要的是,联合体已成功打造了产、融、投、建、运一体化的生态闭环,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用项目成果验证了生态模式破局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河北井陉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
梁超指出,未来储能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以及技术迭代风险,此外还呈现产品向场景转变、行业向生态升维的整体趋势。
科力远也将把握行业趋势,在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前提下,发挥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协同优势,发掘上一周期中产业链积累的产能、产品和技术,推动应用场景向能源数字化、综合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换。
除了借势,科力远还将蓄势。公司根据多元应用场景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布局,围绕混合储能调频技术、能源数字化、智能微网管理系统、固态半固态电池技术等关键“卡脖子”问题进行联合攻关,持续拓展独立储能电站、零碳园区、虚拟电厂、充换电、智能微网和整体出海等应用场景,形成可持续发展、高增长的态势。
“反内卷”声浪下,行业生态正在重塑。谈及未来,潘立贤充满信心。“行业前景广阔,但竞争也非常激烈,只有‘生态平衡’才能共创共赢。2024年,我们完成了大储能生态战略从0到1的突破;2025年,公司将继续深化联合体模式,把握机遇,快步进入高增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