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中心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成立
2025 / 04 / 29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4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大咖、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包头,以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揭牌为契机,聚焦“锚定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新时期储能高质量发展”主题,共同开创储能事业发展新局面。

14387260_1745898448.jpg

大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灵活性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储能作为重要的灵活性调节资源,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创造”,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高歌猛进的进程中,新型储能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技术革新、市场重构,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会场内,大咖云集、行业聚首,共同探讨包头储能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发展方向,推动储能深度开发,为包头储能产业绿色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把握新时期储能产业发展脉搏。

“新型储能是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是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代理)、储能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林芝告诉记者,分会成立后,将积极参与储能行业标准制定、推动新型储能全生命周期安全发展,促进储能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包头举办这样的大会,对企业、地方来说,是双向奔赴。包头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优厚的产业发展政策,而此次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引导诸多储能行业的头部企业来到包头,不仅仅是投资兴业,更带来了创新的技术、理念,相信对包头稳步打造‘中国储能之都’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0637149_1745898533.jpg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专家委员会主任钟发平教授以《产业创新、科技创新、金融创——激发储能破卷内生动力》为题,从产业创新促进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他强调,应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市场机制为保障,精准出题、精准答题、精准阅卷,构建产业全生态体系和产品全生命周期闭环,激发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推动储能破卷,促进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市场需求倒逼,联合体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节点上进行攻关,开展数字化安全诊断技术研究,实现退役锂电池高选择性氯化回收工艺的颠覆性创新,形成了从自然矿山到城市矿山的闭环强链,有效应对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要求、碳排放、生产者责任和电池护照等绿色壁垒。

76342195_1745898492.jpg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钟发平

当前,储能的发展势头迅猛,所面临的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潘立贤表示,希望把储能产业生态各个环节的头部企业联合起来,构建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围绕当前新能源的应用场景进行技术突破和创新,实现从储能产品到储能应用场景的打通,让整个行业从过去低水平的内卷进入到高水平的联合发展。“此外,作为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的成员单位,我们也希望依托分会的联动作用,解决行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层面、产品层面和研发层面的难题,形成1+1>2的效果。”潘立贤说。

在谈到与包头的合作时,潘立贤认为:“包头有很多优质的新能源应用场景,我们希望能够围绕这方面作出基于储能的绿色能源的整体解决方案,进行包括风光电站、储能电站、重卡换电站等投资建设。在生产制造端,我们基于混合储能技术的超大容量镍氢电池会用到大量的稀土,希望跟‘世界稀土之都’包头形成良好、紧密的合作。”

98105267_1745898608.jpg
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潘立贤

会上,举行了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储能分会揭牌仪式、《风光储融合发展研究报告》新书首发仪式,发布了新型储能安全可持续发展倡议,同时包头市人民政府与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人民网、新华网、包头日报)